銅板,是中國清末民初以來所鑄各種新式銅幣的通稱,與歷代的方孔銅錢不同,中間無孔,系我國近代貨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。自1900年開始流通,到20世紀30年代逐步被紙制角分票和鎳質硬幣所取代,銅元在中國流通的歷史僅30多年。但就是這30年間,由于中國發生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,其中清王朝的覆滅、軍閥混戰的出現,使得中國貨幣發行陷入了混亂,形成了銅元數量浩繁、種類龐雜、版別眾多等現象,令人嘆為觀止。據估算,僅從1900年到1917年間,全國各省鑄造的當十文銅元就有320億枚之巨,而清末銅元背面的蟠龍圖案版別就超過400種。這無疑記錄了當時的歷史,成為了現在了解歷史變遷的“活教材”和“活文物”。
從銅元的發行看,除了清政府發行的銅元外,也有各地鑄造的銅元,且發行量年甚一年。據梁啟超所記各年份銅元鑄額,光緒30年為1741167千枚,光緒31年是4696920千枚,光緒32年達1709384千枚,到了光緒33年已臻至2851200千枚,光緒34年回落到1428000千枚。如此一發而不可收的濫鑄之風,自然令銅元日趨貶值。
清王朝的覆滅,使得中國進入了民國時期,但初期各地軍閥割據勢力相互混戰,繼而又紛紛設廠制造銅元,用以籌措軍費。但其中競相濫造、營私分肥、毫無章法的現象屢見不鮮,遂使銅元質地惡劣,價格更是暴跌。北洋政府時期的做法更壞,各省不僅沒有停造,反而紛紛增設新廠,所造銅元銅質低劣,面值增大,以牟取暴利。北伐以后,銅元逐漸被鎳幣所取代,逐步退出流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