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中國這個全球較大銅進口國的需求下降,中國的銅進口價格也低于美國和歐洲的價格水平。青島港的金屬質押融資交易遭到調查令內地市場緊張不安,上海等規模較大的港口也不能幸免。
交易員們稱,很難估計有多少銅已繞開中國,轉賣他地,但銷售仍在進行中。他們表示,中國目前的銅進口價格較倫敦金屬交易所周五基準價每噸6,970美元升水60-70美元,升水幅度較一個月前縮減了一半。相比之下,由于需求旺盛,美國市場的升水幅度擴大至每噸160美元。
花旗研究(Citi Research)駐上海的大宗商品策略師什帕科夫斯基(Ivan Szpakowski)稱,上海市場的升水幅度如此之低,交易員只有把銅賣到其他地方才更有利可圖。他說,現在看到的情況是,越遠離中國市場,銅的升水幅度越高,而接近中國市場,升水幅度就會縮小。
中國每月的銅消費量約為30萬噸,在任何時候都有大約40萬噸銅在海運途中。但由于擔心部分銅會被重復質押以騙取多筆貸款,銀行已不愿意為銅的進口提供融資,銅的需求隨之放緩。
一位不愿具名的駐香港高管表示,中國的溢價較低,這會使在其他地方賣出銅變得更有吸引力。這位高管還說,如果美國的價格更高,貿易商們會在那里賣出。
與中國不同,美國的銅需求處于健康水平,受此推動,全球銅價漲至四周來的較高水平。
中國銅價的下滑也促使持有銅的人賣出手里的銅。一位駐新加坡的交易員說,一些銅正在從中國的倉庫流到韓國等其他國家。
一些經濟學家表示,中國建筑業對銅的強勁需求應該會支撐銅價,本周出爐的好轉的中國制造業數據提振了投資者的信心。但長遠來看,由于房地產銷售放緩,需求可能消退。
瑞士信貸(Credit Suisse)經濟學家陶冬表示,他預計需求會略微好轉,但對公司、貿易商和影子銀行業中的現金流壓力表示擔心。瑞信預測第四季度全球銅價將降至6,000美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