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銅時代(Copper Age),又稱銅石并用時代、金石并用時代。是指介于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之間的過渡時期,以紅銅的使用為標志。一般來說,歐洲歷史學家比較普遍使用“紅銅時代”這個名詞,而中東的考古學家傾向使用“銅石并用時代”這個名詞。
紅銅即天然銅,質地軟,不適合制造工具,所以紅銅時代的人類仍以使用石器為主。很快的,人們開始發現當紅銅與錫或其他金屬混合之后,金屬會變得更好用,從而進展到青銅時代。這個過程很多時都很快,所以很難具體的界定紅銅時代與其他時代的分野。
埃及、美索不達米亞及高加索地區等地較先在公元前5千年后期到前4千年左右進入紅銅時代,歷時約1000年,然后才進入青銅時代初期。在歐洲,這事情的發生要晚一千年,即在公元前4千年到前3千年發生。另外,中美洲在公元7世紀亦獨立的發現了煉金術,但沒有經過紅銅時代。關于中國何時進入紅銅時代,目前觀點不一,有學者認為龍山文化屬于紅銅時代,也有學者認為中國沒有經歷紅銅時代。
根據Parpola[Parpola, Asko (2005), "Study of the Indus script", Transactions of the 5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Eastern Studies, Tokyo: The T?h? Gakkai, at pp. 28-66.],,由于在印度河文明與土庫曼斯坦南部及伊朗北部于紅銅時代的前4300年到前3200年間的陶瓷器具式樣十分相似,估計雙方在這段期間已經有貿易開展。